当前位置 首页 战争片 《太平轮(上)》

太平轮(上)

类型:战争片大陆2014

主演:章子怡,金城武,宋慧乔,黄晓明,佟大为,长泽雅美,秦海璐,俞飞鸿,杨祐宁,杨贵..

导演:吴宇森

剧情介绍

《太平轮》是一部时代史诗,人物众多。影片中有十多个主要角色。这些人物,各自的人生起起落落,都强化了大时代的动荡与变迁。章子怡和佟大为诠释了尘封女子与前线士兵之间艰难的底层情感;黄晓明和宋慧乔这对军官和女儿,也在时代的风暴中……1.
“我当兵那会,老苦了。装甲车里没空调,冬天最冷的时候,在里面坐久了,撞到小脚趾都不觉得痛。”
这是去年春节,堂哥一边喝酒,一边教育村里想当兵的毛头小子。
“最操蛋的还不是条件差。后来我成了团长的警卫员,到是不用挨冻了。就是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
“为什么?”
“县城有个夜总会,我每天晚上10点送团长过去,团长选好一个,搂着上楼,我在楼下和老板娘结账。”他对着瓶子吹一口,眼神犀利扫过听众。“第一次去,我不会用公务卡,老板娘叫来一娘们,说她会用。她是团长刚挑剩下的。那娘们,嘿!要多骚有多骚,舔我的卡,还冲我抛媚眼。”
“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我就退伍了。”
2.
这和《太平轮》有毛关系?
有的。当时我正往厕所方向跋涉,弯着腰跨过条条大腿,突然听到一句台词。应该是佟山炮的屌丝兄弟说的,大意就是只有“他们”尊重劳苦大众,睡马路不睡民宅。就像大脑玩了把蒙太奇,我马上想起堂哥的故事,无缝衔接。一张酣睡的脸,左边是旷野,右边是客房。
其实山炮说的没错,许多国产神剧说的也没错,在那个时代,这帮人真的不拿一针一线。渡江战役之后,上海人一觉醒来,发现马路上整整齐齐的睡着疲劳的士兵,衣服几乎和国军一样,只是少了青天白日徽。这件事的宣传效果怎么说都不算过分,美国人都有报道。事儿事儿的上海人也感动的一塌糊涂,左翼愤青们更是奔走相告:王师来了。
在那个时代,山炮是对的。正如在这个时代,堂哥是对的。
3.
时代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有人说,是人类故意分割历史,创造出所谓时代。而我觉得恰恰相反,是时代区隔了人类。现代韩国人和高丽人祖先有任何共同点吗?他们连脸都不像。类似的,同一支军队,在不同的时代,睡不同的东西。时代富有个性,无所不在,相同的东西(民族、军队),被不同的时代拓上不同的烙印。
但是,尽管区别如此明显,当时代变迁时,身处其中的人们反而懵懂不知。只有最伟大的灵魂才能参透时代,并在某一瞬间推动它。正如茨威格所说,“一位天才的出现,需要一个国家泱泱百万之众。千百万无所谓流逝的时光过后,真正的关键时刻才会出现”。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在早晚高峰的地铁里、在双十一的电脑前、在永远买不起的楼盘下,被时代推搡、拉扯、勾引、吞噬、蹂躏、埋葬的普通人,大概只能感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吧。
或者,也不必如此悲观,我们至少可以困兽犹斗。时代的奇妙之处还在于,它偶尔给人轮回之感,这种似曾相识就是与之战斗的利器。举个栗子,当费迪南大公坐着气派的马车巡游巴尔干时,他一定没想到自己的命运和千年前雅典的10艘小船一样。他们为和平而来,却捅出了天大篓子,把所有人卷入了所有人都不想参加的战争。囚徒困境跨越千年,一视同仁的笼罩在1914年的欧洲大陆,和公元前5世纪的伯罗奔尼撒。时代每次登台演出,都带着不同的面具,演绎相似的剧本。如果我们足够火眼金金,似乎也能剧透。
而且,时代的敌人还有逻辑。这玩意不拘泥于时代的起止时间,而向过去和未来伸展。现代的困境,是上个时代的果,是下个时代的因。举个栗子,在当代华人世界,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此起彼伏的躁动着。对此建峰同志应该颇感欣慰。当初就是你们教会中国人这么干的,是你们扛着民主的大旗发动道德轰炸的,自食其果罢了。追本溯源,发现起因,理顺逻辑,然后才有希望理解当下的问题。至于能不能解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看透已属不易。能做到穷途之哭,足够亦圣亦邪,让后人傻傻分不清楚。
4
这和《太平轮》有毛关系?
有的。第一次看到海报,那个醒目的Crossing就让我充满幻想。摆渡、十字路口,这个浅显的隐喻向世人宣示,这是一部宏大叙事。它通过一艘沉船管中窥豹,再现那段吊诡的历史和普通人倾覆的人生。我以为,它不只是颜值爆表的言情剧,也不只是特效逼真的战争片,而应直面1949,敢于担当,野心勃勃,把上一个时代抽丝剥茧呈现在观众面前。就像茨威格写作《人类群星闪耀时》那样。但事实证明,是我多虑了。
也许是演员越漂亮,电影就越容易肤浅。主角都预设了惊天颜值,使得影片整体显得太不真实,某些环节缺乏逻辑,难以自洽。师座是一个非常脸谱化的军人,横冲直撞,情商不高。这种角色把妹,要么唐突冒失,要么唯唯诺诺(可参考张灵甫杀妻的故事)。可黄晓明泡起妞来简直在韦小宝的段位上。就因为长得帅,导演赋予他一遇美女情商满格的buff,太不科学了。这种情节设计,等于把脸置于影片整体之上,总裁文的套路。
不过,雷义方还是多多少少触及了深层的东西,尽管尝浅辄止。一切关于1949的电影都离不开民心,“被人民推出来的胜利”早就成了烂大街的论调。但是,面对民心尽失的明显情况,为什么国民党的因应总是慢半拍呢?为什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三民主义版土改,在大陆无法推行呢?
大概在任何时代,当权者和社会精英总会趋于混同,与之而来的总是巨大的惯力和惰性。CHANGE?离奥巴马宣誓已经5年了,医改法案还在法院躺着。CHANGE!台湾县市选举后,已有深蓝政客喊出全力杯葛服贸。当权者自我革新,本就不易。与之相反,挑战者没有包袱,破坏永远比建设容易多了。心怀不满,张口就骂,谁都可以,毫无难度。但是投身施政管理,实践心中理想,却需要跨过不低的门槛,克服无数阻力。当挑战者变成守成者,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我期待雷义方演出来的东西。但是他没有。
对金城武,我期待更多。他和长泽妹子这条线,也比那对权贵处理的好。日据50年,台湾被缓慢而持续的同化,到1943年,80%的台湾人有使用日语的能力,十二万人被授予日本姓氏,三万台湾士兵被请进靖国神社,满洲国和华北政坛活跃着台湾官僚。1945年,台湾心惊胆战的摇身一变,成为“战胜国”。“祖国会拿我们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必须烧掉长泽雅美的信。但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相思。台湾和日本,就像一对热恋中被母亲分开的恋人。母亲和恋人,在容颜上当然没法比。日本投降两个月后,国军第七十军登陆基隆,破布烂衫,形如乞丐,还随地大小便。对比睡在上海街头的那只部队,高下立判。而且,这个母亲相当暴虐,两年之后就顺手屠杀了2万人,几乎和50年前日本人刚来时一样。今天台湾的省籍矛盾,受害者心理,亲日倾向,都滥觞于此。
从1945到1949,匆匆4年而已。而这4年里,从海峡这边传到台湾的,只有子弹、通货膨胀、败军之将和溃兵。台湾本不具有形成独立国家的条件,是日本和大陆接二连三的粗暴对待,才让台湾主体意识强势抬头。但是,雾社事件84年后,台湾人念念不忘的只是泡日本妞的风花雪月,而把所有的矛头指向海峡对岸。这固然是台湾人集体无意识的愚蠢表现,但我们也应该反省深思。台湾不欠大陆什么,同文同种并不意味着必须回家吃饭,请不要再以母亲自居。相反,大陆欠台湾很多,至少,为1947年和1949年两场悲剧,我们欠对岸一个道歉。
相比于以上两对,佟章这一对更接地气,颜值最低。他们在本集只是铺垫,估计在下一集会成为主线。在他们两人身上,也包含一个我感兴趣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平民百姓去了台湾?从1946年到1952年,两百万大陆人涌进台湾,他们不仅仅是高官、军人,更多的是佟章这样的普通人。一个将死的政权,风雨飘摇。而山那边是如日东升的新时代。事实上如果不是朝鲜战争,台湾已经回归了。蒋介石抢救学人计划都收效甚微,为什么平头百姓却敢冒风险呢?
也许看完下集会有答案?好吧好吧,一个商业片而已,还是别胡思乱想了。

猜你喜欢

  • 正片

    战火中的小狐狸

  • 超清720P

    大漠儿女

  • DVD

    怒潮1963

  • DVD

    中途岛战役

  • HD

    野战雄师

  • 正片

    狼嚎

  • HD

    山林喋血

Copyright © 2022-2023 飘雪影院 www.tvbm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