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片 《巴巴利海岸的火焰》

巴巴利海岸的火焰

类型:爱情片美国1945

主演:约翰·韦恩,安·德拉克,约瑟夫·斯柴德克劳特,威廉·弗劳利,弗吉尼亚·格雷,保..

导演:约瑟夫·凯恩

剧情介绍

同样是关于地震的电影,中西方在表达灾难的时候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并不是用来界定谁比谁更好的标准,而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巴巴利海岸的火...同样是关于地震的电影,中西方在表达灾难的时候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并不是用来界定谁比谁更好的标准,而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巴巴利海岸的火焰》用大量的笔墨来进行剧情的铺垫,地震的镜头只有几分钟,由于年代比较久远,用现在的目光来审视这部电影,只觉得地震的场景不够震撼。但是,作为一部四十年代的电影,《巴巴利海岸的火焰》中地震的场景表现的非常好。说起《巴巴利海岸的火焰》想起了《唐山大地震》,让人流泪的电影不一定就是好电影,唐山就如此,不管是电影的背景,主题还是人物的表演,几乎都有泪点,但是总觉得火候不够,原因很简单,《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更像连续剧,电影演员阵容非常强大,正是这种强大的阵容,导致电影本身存在了一定的失真问题。尤其是这种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不管电影制作多么精良,如果角色选择的不好,那么就是一大败笔。
每一个国家的电影都能反映出一定的意识形态问题,中国的文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要求社会有序而和谐,个人对集体要忠诚,在这种大的思想影响之下,集体的存在永远大于个人的存在,所以中国很多电影都讲究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所以,这自然也成了衡量人们道德行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标准。《唐山大地震》讲述的也正是这样的到底,所以,并不算是上乘之作,中规中矩罢了。
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在价值观上有非常鲜明的反差,这种反差在很多电影中都表现了出来。西方文化讲究的是以个人为中心,社会只是个体生命机体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所有个体生命都是平等而存在的,整个社会都非常推崇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表现出来也就是大英雄主义,所以,在很多电影中,我们都可以看见一些角色用个人的成功来衡量人生的价值。在《巴巴利海岸的火焰》这部电影中,即便是有大地震这个大的背景,但是整部电影传达出来的感受和《唐山大地震》完全不同。
自由哲学主义认为,人群中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有能力做出理性的选择。因而西方人都极力地体现自我,追求独立自主和自由。
西方电影很有意思的就是,每个角色都必须有独立而鲜明的性格,然而,中国电影每个角色都必须有自己的责任,用责任来解释性格。所以,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差距就显现了出来,而人物又是电影的主角,所以电影和电影的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其实中西方电影的差距不仅仅是科技,更多的是文化。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最主要的就是个人的价值。其实,好莱坞很多类型片都是一个模式,但是总是让人百看不厌,这是因为角色性格上的差异很大,同样都是英雄,但是英雄的性格以及行为相差很大。但是中国电影中的英雄,清一色的责任至上,看得多了,也就觉得索然无味。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飘雪影院 www.tvbm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