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产剧 《魔戒》

魔戒

类型:国产剧大陆2015

主演:杨艾菁,刘奕昕,杨丹,孙操,李金龙

导演:赵泳松,蒯海丰,杨小平

剧情介绍

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一个蕴藏着无限魔力的戒指,23天,完成一段牵动亿万国民的公益交换。梦是一匹白马,可满世界都是灰不溜秋的驴。本片根据贵州民族大学美女大学生用戒指换为山区换一栋教学楼的真实故事改编,杨艾菁本色出演,专治青春无梦综合症。一 人性的弱点,道德,与绝对力量
这个标题乍看之下十分唬人,几乎每一个话题都是重量级的。然而我要说的是,这是我在回顾指环王中的某些情节时时唯一能想的题目。
“这九枚…..这九枚魔戒给了人类的国王….因为他们的心,最容易受到蛊惑….”
这是出现在指环王电影中最开始的一段话。在没看到后面的故事之前,你很容易把它忽略,然而在看完整部电影,或者看完整本书之后,再回过头来,你会发现,它简直就如耶利米,那位悲剧的以色列先知一般,预言了整个故事,预言了整个围绕魔戒发生的悲剧。
在最开始,当人类国王的儿子,艾西多,偶然间得到那枚至尊魔戒之时,他就站在烈焰火山口,也就是说,他只需要向前走几步,便可以一劳永逸的消灭黑暗势力了。可是魔戒开始蛊惑他,他拿着戒指,对着他昔日的朋友,精灵王埃尔隆说,“它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它!”于是魔戒被保存下来,反黑联盟也宣告瓦解。
艾西多作为反黑联盟的领导人物,他的父亲被索隆所杀,他不论出于道义还是个人的感情,都应将魔戒销毁,一彻底打败黑暗势力。然而在即将胜利的那一刻,他的人性的弱点暴露了出来---面对魔戒带来的绝对力量,他动摇了。由于它的超凡神力,魔戒带来的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可以冲破一切限制的力量,那么彼时道德的的约束,作为最后能起到限制的限制,也失效了,因为魔戒可以冲破它的限制------一切皆源于人性中对绝对力量的几乎不可抗拒的向往。埃里克卡茨由此得出了一个最真实又残酷的结论:人们几乎无法抗拒对绝对能力的向往,因而无法控制自己在拥有绝对能力之后仍然限定在道德的范围之内——因为所渴望的就是不受约束,道德在这个时候一定是最后的约束了,我们可以想象他是没有任何力量阻挡人的这种欲望的。(1)
尼采在超人中几乎不加掩饰的表达着他对绝对意志,绝对力量的向往。如果我们可以把此看作是人类对不断朝超越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表现,那么由此带来的可能的在道德上的违背,又该怎么面对呢?指环王中的另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博罗米尔,最初是抱着为了增强自己的力量好打摆黑暗魔君萨隆的念头而去争夺魔戒,然而最后魔戒又一次蛊惑了他,他和朋友反目成仇,却最终醒悟过来为了保护朋友而死。作者托尔金在写到这两个人物时似乎想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个意思—在通往追逐更强力量的过程中,人的道德观被淡化,却而代之的是对力量的向往和拥有欲,而它们都是人性本能的反应。人的本能战胜了道德。
我觉得需要在这里指出的是,以上两个提到的悲剧人物,他们本是人类中的佼佼者,是精神上领袖,同是作为国王的儿子,他们又都是一国道德上的表率。换句话说,他们本应比一般人更具有道德意识,也更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然而面对魔戒的终极力量时,他们沦陷了。而普通人则更容易受到诱惑,哪怕并非是类似于魔戒的至尊力量。在西方另一部史诗---亚瑟王中,骑士高文接受了绿骑士的挑战,却最初没能禁得住来自绿骑士的妻子的诱惑,接受了她象征爱情的腰带,而就在这一切被绿骑士发现,高文心灰意冷的赴死之时,绿骑士最终没有杀死他,只是在他的面颊上留下了一道伤疤---然而这也意味着完美人格的破灭和不复存在。同样,高贵的骑士兰斯洛特由于与亚瑟王的妻子桂尼薇皇后相爱,导致了圆桌武士内部一次纷争,许多优秀的圆桌武士因此而牺牲,王国受到重创,盛极一时的象征着骑士伟大精神的圆桌武士传统也宣告消失。我仿佛都能听到游吟诗人的一声叹息---人性中的弱点,最终葬送了一个时代。
于是道德随之而来。在最初道德被塑造起来的时候,我相信,就是为了能够压制住人类本性中的一些弱点,比如嫉妒,比如控制欲,比如贪婪。哪怕他们也并非完全是弱点---比如爱欲。早在圣经里的开篇,亚当和夏娃由于贪婪和好奇心偷吃了禁果而被驱逐出伊甸园。他们的儿子,第三位人类,该隐,由于嫉妒杀死了自己的弟弟,从而成为第一位犯下杀人罪行的人类。可见从宗教的意义上讲,早已预言了人类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这一起都成为悲剧的起源。于是人类开始建立道德观,试图通过道德感的普遍接受和默认来压制住人性中的弱点。然而从道德被建立起来之初,就在时刻刻接受着人类的挑战。人性的力量如此之强大,以至道德的约束不断被挑战。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如是说。南宋理学家如是说,然而天理固在,人欲犹可灭乎?最终王阳明创立了心学,直接与灭人欲说对抗,强调“心之所动”,“随心所欲”。人性的欲望不能被忽视,也绝不可能被消灭,只能被接受,或被利用。
我很喜欢看西方电影中关于人性的题材,因为他们几乎都会涉及到对人性的弱点的思考。而大多数都是抱着悲观的论调(这也是我喜欢的论调)---认为人性的弱点不可被克服,即使面对强大的道德约束。就像指环三部曲最终时刻,护戒使者弗洛姆手握魔戒,站在烈焰火山口---完全是与当年一模一样的场景,弗洛姆作为一个淳朴善良的霍比特人,他本性是与世无争,几乎可以说是一尘不染的,然而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魔戒的诱惑,准备带上魔戒,从此归附黑暗。然而,(这是一个极具暗喻色彩的情节),格鲁姆突然出现,抢走了魔戒,并最终与它一起坠入烈焰火山的深渊,魔戒被最终消灭了。胜利的出现是由于偶然,而不是因为主角的主观意志。如弗洛姆,即使本性再纯真无暇,也难免受到魔戒的污染,最终成为他个人历史上的一大败笔(原谅我这么说)---像前文所说过,完美人格再次不复存在,道德的约束土崩瓦解。
但是作者似乎又不甘心完全屈从于这种悲观主义论调,于是他安排了格鲁姆的突然出现,并最终宣高护戒成功,而另一位主角,弗罗多的朋友,山姆,用他真诚善良的心灵和伟大的友情打动了弗洛姆,最终把他从对自我的懊悔和绝望中拯救了出来。道德在最后关头回归,指引人找回自我,这是否也能算做一次人性的救赎?
从这里我们至少能总结出两点:1.人类本性不可克服,道德约束力量有限
                            2.即使是这样,人类依然会在某个时刻回归道德,作为其社会性的一面。
2.农耕文明VS工业文明---末日火山和黑暗魔君的隐喻
每次当我看指环王的电影时,总会想起这个话题---因为这实在是太明显了:曾经的中土世界,就象征着农耕时代的文明----自然的农耕方式,淳朴的乡村生活,人与人之间简单友善的关系--宛如田园牧歌般美好。而黑暗魔君索隆的统治下的黑暗时代,则代表着近代的工业文明---大规模的砍伐森林以锻造钢铁,兴建工厂,热火朝天的生产,工业化的流水线----一切都是围绕着利益而进行。而两者之间的区别投射到现实社会中,隐喻意味则更加明显。
中土世界的反黑联盟们还在用弓箭和长矛对抗着索隆的黑暗军团,然而索隆的军队已经开始使用更为高级的攻城器,火药等武器。虽然仍然处在冷兵器时代,但索隆位于末日火山中的夜以继日的生产着弓箭火炮的工厂昭示着一个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中土的霍比特族敬畏而热爱自然,精灵们则与自然为友,视其为伙伴,然而索隆则毫不犹豫的从自然中攫取资源和财富,成片的上古森林被砍伐用来冶炼,只留下光秃秃的树桩…这幕场景是否有些熟悉?没错,它就出现在上世纪工业化飞速发展的各个国家里。人类由当初自然的子民,开始变为它的主人(一定意义程度上),肆意加以取用破坏。
除此之外,小说的主题----那枚魔戒,显然也被赋予了现实色彩。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把魔戒看成是工业技术的象征。他写道:
    一天,我和妻子珍妮特在开车去往新泽西的高速公路上,路过了一个炼油厂。那真是一片芜秽之地:寸草不生,到处都是丑陋的炼油用的管道建筑。废油从高高的囱顶汩汩冒出,空气里弥散着汽油制品的异味。
   妻子眼神凝重,看着这片景象说道:“那是魔都。”
相信托尔金也是这么认为。在他的眼里,戒指代表着工业技术,把绿色连根拔起,取而代之的是被化学污染笼罩下的丑陋工厂。(2)
不知道托尔金本人是否赞成这种以自然为代价的大规模生产,然而他在本书中明显流露出了对曾经田园牧歌般的农耕文明的向往,证据就是他把精灵居住的地方几乎描绘成了天堂---它代表着农耕文明的终极状态。可是同时他也清楚的意识到了时代的变革,工业化的不可逆转性,于是即使象征着农耕文明的中土反黑联盟最终战胜了索隆代表的工业文明,中土,也在不可能恢复到它当初的模样。它的纯净自然依然受到污染,再也无法挽回。精灵们开始西迁,象征着一种消极的逃避,而更多的人,中土的其他生物则选择了留下来,并接受这个已经被毁灭又将重生的世界---亦如我们。索隆的黑暗时代虽然过去,然而一个崭新的时代又将到来。而那将是一个工业化的时代。
3、悲剧英雄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
西方历史文化中似乎总不乏悲剧的英雄。从最早的盗火天神普罗米修斯,到后来的阿伽门农,再到后来的奥赛罗,耶利米,约翰克里斯多夫。而在指环王中,体现的最为深刻的是护戒队伍一行人。早在护戒之初,博罗米尔(那位悲剧人物)就提出,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的任务。他们要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去对抗整个索隆的黑暗军团----他们注定要失败。然而关键时刻,一位看起来几乎是渺小至极的人物站了出来,霍比特族的弗洛姆,他最终带领着护戒队伍,克服重重回归阻碍,来到了末日火山,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但是谁也没料到后来的成功结尾,在护戒开始之初,所有人都是一片愁云惨雾,没有人抱什么希望,但是弗洛姆和他的朋友们依然坚持前行。中途弗洛姆也经过数次磨难,甚至也有心灰意冷试图放弃的时刻,还是山姆最终拯救了他-----“….there’s some good in this world ,Frodo, and it’s worth fighting for.”
悲剧英雄之所以悲剧,是因为他们几乎是抱着必败的信念而战,而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也是因为他们为之而战的原因是源自于自己的信念。我想起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话,具体内容我记不得了,总之是说,中国少有孤身奋战的勇士,少有失败的英雄,我想这大概和民族,和国情都有关系。但虽然少,也还是有的,比如荆轲,比如商鞅,比如戊戌七君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悲剧英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是为了精神上的某种胜利而战,而绝非是为了物质—物质上他们已经注定失败了。有的是为了成名—比如荆轲(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有的是为了荣誉,有的是为了博爱,比如普罗米修斯,还有的则是为了信仰,比如弗洛姆和山姆,比如戊戌七君子。这种在与现实对抗中无能为力却又奋力前行产生的巨大的悲剧感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和美感----这点在西方哲学中特别突出。雅斯贝尔斯认为超越是悲剧的哲学意义所在,真正悲剧是存在论的,悲剧英雄的伟大体现在对悲剧的命运的抵抗和斗争中。(3)
无论如何,这种悲剧英雄在各个时代都被人们所赞颂和讴歌,因为他们完成了其他人潜意识里想做而未无法完成的事业。谁又不想为理想慷慨蹈死呢?谁不愿意为了荣誉而战呢?可那是要付出代价的,很可能是生命,于是大多数人退出了。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在于不断的超越自己,悲剧英雄主义的意义如同雅斯贝尔所说,在与超越现实,而上升到精神层面。在眼下这个物质化的时代,真正的悲剧英雄又在哪里呢?如果他们消失了,人类还能完成一次又一次对自我的超越吗?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飘雪影院 www.tvbmm.com